环保工程师论坛 智能环保云 个人中心 客户服务 网站地图
在线客服电话 189-8171-6819
在线客服QQ 2159118287
首页 > 资料库 > 其他
资料库
document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几种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05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0

在线预览



下载文件(点击下面文件即可下载)

1、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

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10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2、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

产生原因:

1.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

2.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

解决办法:

1.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

2.调整进水pH值,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3、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

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

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4、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

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

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生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行环境,保证新生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33.0内的稳定水平,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5、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

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6、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

产生原因:

1.沉淀池有死角,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2.回流比过小,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

解决办法:

1.若沉淀池有死角,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高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角进行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

2.加大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

7、沉淀池泥面过高,并且出水悬浮物升高

产生原因:

1、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沉淀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2、负荷过低,污泥缺乏营养,耐低营养细菌增多絮凝性能变差。


4、水温过高使小分子糖类增多,菌胶团吸附过多糖类造成污泥解絮。

解决办法:

1、降低负荷减少进水COD总量,提高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渐恢复。

2、增加进水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保持较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抑制低营养细菌继续增加。

3、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到合理范围内。

4、降低曝气池中的水温,控制好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

8、污泥膨胀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的沉降性能转差、比重减轻、体积增大,污泥在沉淀池沉降困难,严重时污泥外溢、流失,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就是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系统最难解决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1) 下表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运行对策一览表:

 

 

 

 

 

 

序号

膨胀种类

现象

原因

解决对策

1

 

丝状菌膨胀

通过镜检发现大量丝状菌,其他种类偏少;

曝气池泥水不分离,出水悬浮物多;

曝气池颜色发黑,产生大量泡沫;

1、进水有机质少,F/M太低

加大进水量,提高进水有机负荷

2、进水NP等营养物质不足

适当调节营养比例

COD:N:P=200:51

3pH值太低

调整PH69

4、曝气池溶解氧太低< 0.8

减少进水量,加大排泥量以减少对氧的消耗;

或者投加化学药剂杀灭或抑制丝状菌的繁殖。

5、进水水温偏高 >35 oC,并影响到溶解氧的提高

增加水温调节设施(如喷淋冷却塔),或通过加强预曝气促进水气蒸发来降低温度

2

 

非丝状菌膨胀

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差,泥水不分离

进水含有大量溶解性糖类有机物,使污泥负荷F/M太高,而进水有缺乏足够的NPDO,污泥结水率高达400%以上,远大于100%的正常水平

1、  控制进水稳定,通过投加NP等营养物质氏营养均衡,提高曝气池溶解氧浓度。

2、  投加絮凝剂助凝(聚铝、聚铁、或聚丙烯酰胺)

污泥不絮凝,不沉降

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导致污泥中毒,使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的粘性物质

通过实验分析,找出有毒源,增加预处理设施,把有毒物质去除掉。

注:使用PAC时,药剂投加量折合三氧化二铝为10mg/l即可。

(2) 通过调整工艺运行措施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调整运行工艺控制措施,对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产生的污泥膨胀非常有效。

具体方法有:

a)   在曝气池的进水口处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等,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密实性;

b)  使进入曝气池的废水处于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处于好氧状态;

c)   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DO浓度,防止混合液局部缺氧或厌氧;

d)   补充氮磷等营养盐,保持混合液中CNP等营养物质平衡;

e)   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f)   对废水进行预曝气吹脱酸气或加减调节,以提高曝气池进水的PH值(糖厂废水大体上偏酸);

g)   发挥调节池的作用,保证曝气池的污泥负荷相对稳定;

h)   控制曝气池的进水温度;

i)   在曝气池前增设生物选择器(永久性措施)。好氧生物选择器就是在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前进行再生性曝气,减少回流污泥中粘性物质的含量,使其中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阶段,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微生物的竞争能力。为加强生物选择器的效果,可以在曝气过程中投加足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污泥的活性。

 

9、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
    好氧池污泥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导致耗氧量增加
    厌氧池出水悬浮物很多,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鼓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或风机压力不够(出现此情况较少)
    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进水突然增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
    曝气头损坏或堵塞比较严重,好氧池泡沫多

10、进水温度

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11、好氧池出现污泥解体、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现象的原因?
    好氧池污泥负荷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松散(清澈,细碎泥多,COD不高)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镜检污泥结构散(混浊,不透明,COD高)
    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SVI值在70~120适宜,在此范围内二沉池细碎污泥少)
    好氧池进水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污泥老化,泥龄长(混浊,有细碎泥,COD偏高,镜检轮虫很多)
    好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现的原因?
    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所至,泡沫为白色,气泡细小,轻且不带黏性)
    新安装曝气头后产生的微小气泡所至(短期影响)
    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活动所至,泡沫为泥色,气泡大,带黏性)
    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反硝化后产生的泡沫带黏稠,泥色)

12pH

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

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

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

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

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13、原水成分

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

原水成分变化

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原因分析

pH值异常波动

抑制生长、导致死亡

不适合的生长环境

有机物浓度过高

造成冲击负荷,沉降性差

微生物增长迅速,活性高

有机物浓度过低

活性污泥易老化

食物供给不足,活性污泥死亡

悬浮物浓度过高

物化段去除不足,活性污泥有效成分低

混杂过多固体颗粒,造成活性污泥浓度增长假象

进水含有有毒物质

活性污泥解体,活性抑制

中毒发生,细胞合成受抑制

表面活性剂过多

池体泡沫过多,充氧效率低

泡没覆盖池体表面,氧转移率低。

14、食微比(F/M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

NS=QLa/XV

其中  Q—污水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

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食微比过高,系统需氧量上升造成供氧压力,超过系统供氧能力时造成系统缺氧,严重的将引起系统瘫痪。

)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对应关系:

食微比表现

对应沉降比表现

食微比过低

1、沉降过程可出现活性污泥过多,絮体小

2、活性污泥色泽较深

3、沉降过程较迅速

4、上清液带有小颗粒

5、沉降的活性污泥压缩性好

食微比过高

1、 活性污泥稀少

2、 活性污泥色泽鲜淡

3、 絮凝沉降速度相对缓慢

4、 上清液浑浊

5、 沉降活性污泥阶段压缩性差

15、沉降比(SV30

活性污泥沉降比应该说在所有操作控制中最具备参考意义。通过观察沉降比可以侧面推定多项控制指标近似值,对综合判断运行故障和运转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及处理对策

影响因素

原因

对策

活性污泥浓度过低

过低的污泥浓度,使得活性污泥絮团间间距过大,碰撞机会减少,导致絮凝不充分沉淀效果差

确认活性污泥浓度与食微比以及污泥龄的关系,并加以调节适应

活性污泥浓度过高

污泥浓度过高,使得絮体没有完全形成就发生絮体间碰撞沉淀,压缩效果差,易出现翻底

用食微比以及污泥龄确定目前污泥浓度是否适合

曝气过度

曝气过度,导致细小气泡夹杂在污泥絮体中,降低沉降速度,从而影响沉淀效果

降低曝气量,并排出污泥老化等增加污泥粘度的因素

污泥丝状膨胀

膨胀后,污泥絮团间的吸附能力不足以抵消丝状菌产生的支撑膨胀力,导致沉淀速度极其缓慢

抑制丝状菌膨胀的方法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叙述

沉降过程的观察要点:

1)在沉降最初30~60秒内污泥发生迅速的絮凝,并出现快速的沉降现象。如此阶段消耗过多时间,往往是污泥系统故障即将产生的信号。如沉降缓慢是由于污泥黏度大,夹杂小气泡,则可能是污泥浓度过高、污泥老化、进水负荷高的原因。

2)随沉降过程深入,将出现污泥絮体不断吸附结合汇集成越来越大的絮体,颜色加深的现象。如沉淀过程中污泥颜色不加深,则可能是污泥浓度过低、进水负荷过高。如出现中间为沉淀污泥,上下皆是澄清液的情况则说明发生了中度污泥膨胀。

3)沉淀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压缩阶段。此时污泥基本处于底部,随沉淀时间的增加不断压实,颜色不断加深,但仍然保持较大颗粒的絮体。如发现,压实细密,絮体细小,则沉淀效果不佳,可能进水负荷过大或污泥浓度过低。如发现压实阶段絮体过于粗大且絮团边缘色泽偏淡,上层清液夹杂细小絮体,则说明污泥老化。

16、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SVI=SV30/MLSSSVI50~150为正常值,对于工业废水可以高至200。活性污泥体积指数超过200,可以判定活性污泥结构松散,沉淀性能转差,有污泥膨胀的迹象。当SVI低于50时,可以判定污泥老化需要缩短污泥龄。

污泥容积指数

SVI

产生原因

对策

SVI>150

活性污泥负荷过大,导致污泥沉降性能降低

发挥调节池作用,均匀水质提高活性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膨胀

参照膨胀对策

SVI<50

活性污泥老化,导致沉降比异常降低

根据负荷调整活性污泥浓度,排出部分污泥

进水含大量无机悬浮物,导致活性污泥沉降的异常压缩

可适当在调节池投加絮凝剂,并加强排泥

 

运行中要注意的是,当负荷低时要相应调整曝气量,否则过度曝气将导致SVI增高,容易被误判成污泥膨胀。

17、营养的投加

 

营养投加不当产生的结果

营养投加情况

活性污泥表现

营养不足

絮凝性差,形成絮体缓慢

沉降性差,污泥絮体细小

在进水负荷不高等其他条件正常时,处理效率下降

沉淀池出水呈宗黄色,而负荷未见明显偏高

营养过量

沉淀池滋生青苔

沉淀池有黑色浮泥

1.问:请问有关接触氧化池的下例问题。
1)接触氧化池在放空时,填料上污泥能存活多少时间?
2)当接触氧化池处理能力下降时,要不要投加营养
3)对于泡沫,加煤油消泡你认为有效吗,若有效通常要加多少?
答:三个问题回答如下:
1)接触氧化池放空后并不是生物膜污泥能存活多长的问题,而是要避免软性填料晒干而板结,板结后再浸放水中就很难再伸展开,要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
2)接触氧化池处理能力的下降应从多因素考虑,其中生物的厚度控制很重要,膜太厚会严重影响处理能力,还要注意池放空时只能缓缓放,否则挂有大量生物膜的软性填料架会倒塌或变形;
3)化学性泡沫用水喷淋较有效(不能直接用水冲),我不赞同用煤油之类的方法消泡。
我现在碰到的问题是:
1)二沉池在进水后经常发现有活性污泥悬浮颗粒,是静沉时间不足还是难以沉淀?
2)三个二沉池均发现聚集的红虫(水蚤),水蚤好像是处理水质好的表现,是不是因为污泥浓度高导致大量繁殖?
3)二沉池有时发现有薄薄的一层飘泥,是不是污泥的沉降性能很差,生化池曝气不足?还是污泥回流不及时?
4)二沉池三角堰板上容易青苔或是藻类滋生,有什么方法克服?
5)我认为污泥已老化严重,要将MLSS控低为3000-3500之间或更低些,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降低泥龄,这样生化池的耐冲击会不会下降?出水水质会不会上扬?

答:污泥是有些老化,但不算很严重, 泥龄已达35天,按此推算,污泥负荷不到003。控制目前污泥浓度的2/3就足够了,应该逐渐减少污泥浓度,水蚤对出水没影响,分析取样时不要取到水蚤。还要注意沉淀池泥层控制,二沉池三角堰板上青苔和藻类只能人工清除。
2.问:接触氧化装置生物膜培养过程中发现生物膜形成后又会脱落,如何解决和避免呢?
答:生物膜形成而大部分又脱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脱落后第二次或第三次重新形成后才算是挂膜成功,也就是说第一次生物膜形成不能算挂膜成功,如果第一次挂膜后不大量脱落是偶然的,经一、二次脱落后才形成才是必然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

3.问:接触氧化池是否用按填料空隙率计算水力停留时间 ?如何计算?
答: 按填料空隙率计算水力停留时间是没意义的,也算不准,应该是容积负荷和污水在生化池的停留时间。25.问:水解酸化阶段会不会出现COD升高现象呢?我的意思是,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原来水中有些大分子无法被重铬酸钾氧化,而水解后却可以。我做的是垃圾渗滤液。

答:确实有可能原来不能被重铬酸钾氧化的大分子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后能被氧化了,但水解酸化池出水COD还是不会升高的,理由是:(1)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时,有硫酸银作催化剂,可氧化95%以上的有机物;(2)水解酸化过程中COD也会去除一部分的,去除率肯定高于前面说的不能被重铬酸钾氧化的那些物质。

4.问:微生物镜检时怎样计数?我用的是10×的物镜,16×的目镜,即总放大倍数为160倍,在总放大倍数160倍下的一个视野看到3个钟虫,那在1平方厘米中有多少钟虫?

答:应该用100倍,即目镜和物镜都是10倍,来观察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并计数,丝状菌的丰度100倍也可大致看清,污泥结构和游离细菌的密度观察400倍较合适。计数方法是:先确定每毫升曝气池混合液共有几滴(假定每毫升有20滴),取一滴混合液于载玻片上,小心盖上盖玻片,然后在100倍下将所有泥样都看一边,记好各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然后再观察其它内容。


上一篇: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和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 fenton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注: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